摘要:讓樓房患上“增生病”的,有“貴人”的跋扈,有“富人”的囂張,也有不少市民的跟風。但只要被認定存在違法搭建,就該依法進行處理,無論房主是誰,整治違建就該“一刀切”!

從北京張教授的“空中別墅”到蘇州三香大廈樓頂的“空中園林”,從深圳豪宅樓頂建起“廟宇”到上海“大上海紫禁城”成片的“天上房間”,樓頂上“種房子”似乎成了大江南北的“通病”。
讓樓房患上這“增生病”的,有“貴人”的跋扈,有“富人”的囂張,也有不少市民的跟風。但只要被認定存在違法搭建,就該依法進行處理,無論房主是誰,整治違建就該“一刀切”!
統觀近期被曝光的這些樓頂違建,存在已經不是一年兩年了。為何這些違法搭建的“空中樓閣”,可以在大家的埋怨和不滿中穩(wěn)如泰山?為何相關部門的調查、約談都起不了任何作用?那是因為這些“空中樓閣”業(yè)主大多是“有身份的人”。
北京“空中別墅”風雨無阻矗立了6年,城管方面的解釋是“進不去門”;而當媒體曝光、輿論熱議時,“空中別墅”卻在一周內就開始了拆除。人們在感慨“正義遲來總比正義不來要好”之余,不禁也想問問相關部門:“你們早干嗎去了?”而其他一些地方的違建,在被曝光后至今依然屹立,更加令人瞠目。
比起拆除違法建筑,更難拆除的是人們對所謂“特殊身份”的畏懼,對怕惹麻煩、息事寧人的“路徑依賴”。
希望近期這些“空中樓閣”的關注和拆除,不是業(yè)主們面對輿論聲討的權宜之計,也不是相關部門面對輿論壓力的一次“有所作為”,而是要讓蠢蠢欲動的業(yè)主和負有監(jiān)管責任的相關部門都深刻認識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無論這些“空中樓閣”的主人是誰,結果都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