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01-06 17:25來源: 作者: 點擊:次
摘要:故宮西側緊鄰西華門,有一處磚木結構的西洋樓,名叫寶蘊樓,自1915年建成以來,近百年間一直秘不示人。這座曾保存沈陽故宮、承德避暑山莊23萬件文物的故宮藏寶庫,昨日開啟大門,啟動修繕。2015年5月底,寶蘊樓迎來百歲生日時,將變成故宮館史展陳專用場所,首度向觀眾開放。
故宮寶蘊樓
故宮寶蘊樓
故宮寶蘊樓
昨天,百年古建故宮寶蘊樓修繕工程正式啟動,預計2015年向公眾開放。
藏寶23萬件得名寶蘊樓
寶蘊樓選址的地方曾鼎鼎有名。這是故宮西華門內,武英殿西的一個所在,曾叫咸安宮,康熙次子允礽就曾被囚禁于此。后來,這里又成為清代八旗大臣子弟學習的地方?上迥┮粓龃蠡,將富麗堂皇、光彩奪目的咸安宮燒毀,只留下咸安門一處遺存。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退位的宣統(tǒng)皇帝溥儀暫居紫禁城的后宮區(qū),前朝的所有宮殿全部由北洋政府接管。
1913年初,北洋政府內務總長呈報總統(tǒng)袁世凱,決定將沈陽故宮及河北承德避暑山莊所藏文物運到北京。而當時京城缺少妥善保管文物的地方,所以臨時決定在紫禁城原來的咸安宮舊址上建造一處庫房,用以存放國寶。
內務部與外交部協(xié)商決定,從庚子賠款中,撥出20萬元在咸安宮舊址上建樓存放文物。史料記載,1915年寶蘊樓建成,入藏文物足有3150箱,23萬多件。
因為要存放的這批文物多是金石玉寶和珍貴的秘笈,其價值不可估量,所以就把庫房命名為“寶蘊樓”,并制石質匾額安于北樓正面上。
歲月洗禮,如今“寶蘊樓”三字已變得模糊,只有在特定角度仔細辨別才能認清。
西洋樓鐵門鐵為防盜
在傳統(tǒng)中國古建筑群里,寶蘊樓獨樹一幟,是按照西洋建筑的式樣設計建造的,共有北、東、西三座磚木結構的單體樓房,采用封閉周邊式布局,圍繞咸安宮舊址的北、東、西三面,與咸安門形成圍合?偨ㄖ娣e為1646.9平方米。
從外觀上看,三座樓均采用城磚砌筑墻身。外墻面抹飾水泥,并劃出規(guī)整的矩形格,再刷紅漿。窗子窄長,所有窗戶的線腳均飾白色,與紅色墻身恰成對照。門窗均為雙層,外層為鐵門鐵窗。專家介紹,這是為了防火防盜,保證文物安全。
進入寶蘊樓內部,木制的地板踩上去吱吱作響。屋頂天花板上間或有幾道長長的裂縫。北樓中間為樓梯,兩側各有4個西洋柱形的展示柜。一座柜子上插著老式鑰匙,上面拴著小木牌,用毛筆字寫著“寶蘊樓 丙字柜”。
故宮提供的材料顯示,3座樓均為地上兩層,下部有半截地下室。北樓是主樓,不僅建筑面積大,而且外觀也十分別致,左右對稱的東西兩樓是輔助設施,連接主樓與副樓之間的兩層外廊,是以白色的欄桿和廊柱構成的空透走廊。
屋頂漏雨百歲寶樓生霉菌
經(jīng)過初步勘探,即將百歲的寶蘊樓主體結構完好,但周身也留有百年的風霜。屋頂漏雨、外墻剝落,探出房頂?shù)拈茴^腐朽,是百歲寶樓最大的“病害”,記者在寶蘊樓二層看到,天花板上已出現(xiàn)斑駁的霉菌。
寶蘊樓的建設工程于1914年6月2日正式動工,一年后全部竣工并交付使用。而此次修繕將花費一年半時間。
故宮工程管理處處長尚國華介紹,寶蘊樓最初修建是為了保存文物,隨著國家分批次將文物調撥給相應的博物館,寶蘊樓內已被清空。樓內原有的木質展柜、西式立柱以及地板等在修復中都會保持原狀。此次修繕的重點是解決寶蘊樓屋頂漏雨等問題。同時,樓前的咸安門也將保養(yǎng)彩繪等。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表示,一切修繕的原則是“不改變文物原狀”,盡可能使用原做法原工藝,保留原有構件,以確保各單體建筑及文物遺存修繕前后保持風格一致。比如工作人員前期調研時發(fā)現(xiàn),寶蘊樓屋頂上鋪的是魚鱗狀的牛舌瓦,部分瓦塊背后有英文字跡。初步判斷該瓦是當初山東地區(qū)燒制的低溫釉。此次修繕補充新瓦時也將采用這種工藝。
修繕后將展示民國故宮
按照計劃,整個修繕工程預計于2015年5月底竣工。
經(jīng)過修繕的寶蘊樓不再存放文物,將變身展廳,向觀眾開放。單霽翔介紹,今后寶蘊樓將舉辦“故宮博物院院史陳列”,展示民國時期故宮的歷史變遷。此外,延禧宮、水晶宮區(qū)域以及周圍上世紀30年代初建造的庫房,經(jīng)過修繕后將作為故宮的外國文物館。屆時,一東一西兩組建筑,分別陳列外國文物和民國故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