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02-15 16:59來源: 作者: 點擊:次
摘要:時值新春,泉州大街小巷洋溢著濃濃的年味。不過,在市區(qū)城西環(huán)路附近,選址于舊面粉廠的古城文化復興計劃一期工程施工現(xiàn)場,工人們仍在緊張作業(yè),為工程如期完工而加班加點。記者了解到,目前,整個工程施工已接近尾聲,預計7日可實現(xiàn)主體完工,進行工程驗收;9日將交付使用,進入“東亞文化之都·2014泉州”啟動儀式和開幕式系列活動場地布設。
2月4日,鋼結構和膜結構主體均已完工,GRC安裝進入尾聲,泉州版“鳥巢”英姿初現(xiàn)。
1月16日,現(xiàn)場正在忙碌進行鋼結構施工,膜結構和GRC安裝剛剛進場。
20天內大變身
按照設計,“東亞文化之都·2014泉州”古城文化復興計劃一期工程,是一個骨架支撐式膜結構,以鋼結構為骨架。由南北兩側和頂部各16組半環(huán)形鋼結構軸面,組成一個長近百米、高二三十米的鋼結構長廊。其中,南北兩側的鋼結構軸面內部裝飾高強度的GRC復合板材;頂部的鋼結構軸面覆上與“鳥巢”類似的膜結構。
因為將作為元宵期間“東亞文化之都·2014泉州”啟動儀式和開幕式系列活動的主場地,整個工程工期較緊,施工進度也相當緊湊。從今年1月16日、1月23日到2月4日,昨天是記者第三次來到工地。跟20天前現(xiàn)場還到處擺放著正在焊接的鋼管、等待吊裝的膜結構和GRC板材相比,時下,鋼結構和膜結構已經(jīng)全部就位,GRC板材的安裝也接近尾聲,不僅工地地面上清爽了很多,工程形象也愈發(fā)明朗,無需對照設計圖想象到底是何種模樣。
70名工人工地過大年
“工地施工高峰期時,最多有一百三四十名工人。”負責現(xiàn)場施工的魏濤說,這些工人來自天南海北、五湖四海。1月23日,鋼結構工程率先實現(xiàn)主體完工,負責這部分工程的工人隨后撤離現(xiàn)場,只剩下10多名開展掃尾補缺工作。加上膜結構和GRC工程的,馬年春節(jié),施工現(xiàn)場有近70名工人在泉州堅守崗位。
“原本全天輪班,24小時無休。因為施工高峰期已經(jīng)過去,過年這一段時間只有白天施工!蔽簼f,特別是在大年三十這天,施工單位還在相鄰的源和堂1916創(chuàng)意園安排了簡單而隆重的晚餐,“大家開開心心地在泉州過了一個勞動最光榮的年”。
據(jù)魏濤介紹,繼鋼結構后,膜結構也于1月30日實現(xiàn)主體完工,進入張拉、修復調整等后期工序,因此,用于膜結構安裝的臂長26米的登高車將于今日撤離。
舊面粉廠煥發(fā)新姿
在古城文化復興計劃一期工程之外,新年里,一度沉寂的舊面粉廠也迎來了更多新變化。
記者了解到,早在1月底也就是春節(jié)前,舊面粉廠業(yè)主單位中僑集團就聘請了十多位清潔工,在廠內里里外外進行掃塵和清洗工作,“為元宵節(jié)即將舉行的活動提供一個潔凈的環(huán)境”。另外,靠近舊面粉廠一側的石板路,此前因為施工原因出現(xiàn)損壞,目前,這一路段正在積極“修舊如舊”中。
除了“東亞文化之都·2014泉州”古城文化復興首期項目啟動儀式以及西街音樂節(jié)等系列活動外,從2月14日起,持續(xù)一個月時間的“當代藝術邀請展”也將在舊面粉廠內一棟兩層小樓里舉行,蔡國強、王明賢等知名泉籍和非泉籍藝術家的作品將受邀參展。記者昨日觀察發(fā)現(xiàn),藝術展場地內部裝修也已接近尾聲,等待布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