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04-16 10:39來源: 作者: 點擊:次
國務院要求以改革“新紅利”促進經濟中高速增長
優(yōu)先推出一批激活市場、激發(fā)活力的改革舉措
電國務院總理李克強4月15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落實2015年經濟體制改革重點任務,以深化改革增添發(fā)展動力;決定在沿海地區(qū)核準建設“華龍一號”三代核電技術示范機組,在調整能源結構中促進穩(wěn)增長。會議聽取了國家發(fā)展改革委關于2015年經濟體制改革重點任務的匯報。對實施簡政放權、財稅金融、農業(yè)農村、對外開放、民生保障等方面38項改革任務提出了具體要求。
2015年經濟體制改革五大重點
加大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力度,再取消一批行政審批事項,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降低投資創(chuàng)業(yè)門檻。
聚焦當前面臨的深層次矛盾凸顯、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等問題,優(yōu)先推出一批激活市場、激發(fā)活力的改革舉措。
擴大教育、衛(wèi)生、文化等領域基本公共服務供給,促進社會公平,更好兜住民生底線。
狠抓改革發(fā)展政策措施落實不放松,強化法治意識、責任擔當和督查問責,重大改革要于法有據。
各地區(qū)、各部門要奮發(fā)有為,以改革的新成效、新紅利支撐穩(wěn)增長、保就業(yè)、增效益,增強全社會的信心,促進中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
[專家解讀]
“華龍一號”傳遞多重信號
新核電項目重啟是“調結構”“走出去”“穩(wěn)增長”三位一體
南都訊記者吳斌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沿海地區(qū)核準開工建設“華龍一號”示范機組。這是2011年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后,我國時隔四年重新啟動沿海地區(qū)新的核電項目建設。分析人士認為,在關于一季度經濟形勢的討論逐漸升溫的當口,“華龍一號”在此次會議上的亮相或有其深意。
1
“華龍一號”技術首次用于國內核電項目
據悉,“華龍一號”是以中國20多年核電建設運營成熟經驗為基礎,汲取世界先進設計理念的三代核電自主創(chuàng)新成果。經過國際原子能機構審核評定,達到符合當今世界最嚴格的安全標準。
中國工程院院士葉奇蓁昨日對南都記者說,“華龍一號”是具有三代特征和水平的中國自主開發(fā)的技術,該技術將用于福建福清的5、6號兩臺示范機組的建設,年中就將要開工,前期準備已經快完成。這將是華龍一號技術首次被用于國內核電項目之中。
“三代核技術意味著當今世界最高的核電標準!比~奇蓁說,日本福島核事故之后,人們對核電的安全性能有了更嚴格的要求,作為中國自主的核電技術,華龍一號已經成熟,而同為三代核技術的美國AP1000,“到現在還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
2
此前已出口巴基斯坦,并和阿根廷簽單
此前,該機組已出口巴基斯坦兩臺!敖耸痉抖岩院,就可以更好地出口和規(guī)模發(fā)展了,華龍一號將成為當前中國核電的拳頭產品,核電出口也將提速”。
而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中核集團董事長孫勤也透露,中國和阿根廷簽署合作協(xié)議,標志著“華龍一號”成功出口拉美。
3
“調結構”“走出去”“穩(wěn)增長”三位一體
去年以來,核電和高鐵一樣,成為掛在出訪領導人嘴邊的重要出訪議題。葉奇蓁說,核電項目在國內外的發(fā)展和出口,可以拉動中國高端的裝備制造業(yè),也拉動中國的經濟。作為一種清潔能源,也有助于中國能源結構的調整。
昨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也借“華龍一號”提出要求,中國經濟要在“調整能源結構中促進穩(wěn)增長”。孫勤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也透露,一臺百萬千瓦核電機組投資約250億元,可以帶動相關機電產品和材料出口150億元!昂穗娮叱鋈ゾ哂泻軓姷臓恳、帶動作用,這在經濟新常態(tài)下意義更重大!
中央黨校經濟學部發(fā)展經濟學教研室主任施紅向南都記者表示,在一季度經濟巨大的下行壓力面前,一些投資是必須的。諸如高鐵、保障房及核電項目都是中國必須做的事情,“既利于當前也利于長遠,對促進增長利好,對能源結構和經濟結構調整利好”,施紅說,“你會看到,這些項目是把促增長和對外開放以及解決當前經濟發(fā)展遇到的深層次障礙結合在一起的”。
“能源是一帶一路的重點突破口”,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劉志勤表示,這個項目在此刻提出有其象征意義。吸引更多民營企業(yè)進入到能源產業(yè)鏈中,助力企業(yè)節(jié)省能源成本,有助于整個經濟體提高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