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06-12 09:29來源: 作者: 點擊:次
1、浙江舟山嵊泗嵊山島后陀灣
浙江舟山嵊泗嵊山島后陀灣,這個海島上的無人漁村因其獨特的景觀而走紅。
2、東極島東福山島村落
與后陀灣同屬舟山群島的東極島,因電影《后會無期》而為大家熟知。正如影片中呈現(xiàn)的,東極島也在走向衰敗。上世紀,東極島漁業(yè)資源豐富,漁民日進斗金,隨著漁業(yè)資源的衰落,島上年輕人紛紛離島,進城另謀職業(yè),被遺棄的空屋成為島上一景。圖為2012年10月5日,東極島東福山島村落。
3、廣東開平鄧邊村
廣東開平以僑鄉(xiāng)著稱,上世紀20年代,這里的青壯年相繼到海外淘金,有的村莊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就已嚴重空心化。1997年,鄧邊村僅剩兩戶人家。在后來搬離的村民中,也有遷居附近城市的,如今鄧邊村已成為真正的無人村。圖為2013年8月27日,廣東開平鄧邊村,房屋被植物占據(jù),榕樹的根伸進了房子。
4、廣東開平的加拿大村遺留的歐陸風情別墅
同位于廣東開平的加拿大村始建于1923年,原名“耀華坊”,村內(nèi)有十余棟別墅,別墅的主人都是旅居加拿大的華僑,他們回鄉(xiāng)建造這些別墅后并未長期停留。如今村子里的所有原住民都已遷居海外。圖為2013年7月10日,加拿大村遺留的歐陸風情別墅。
5、廣東開平福和里
在廣東開平、臺山等地,類似的無人村或空心村還有更多。2013年9月3日,廣東開平福和里,福和里的夜晚只有一點燈光,那是關沃強的家。整條福和里,只剩下關沃強和他弟弟兩戶人。村里的人要么出國,要么搬進城里,關沃強和弟弟兩家人,從2005年開始獨守小村。
6、青海曲麻萊縣城舊址
青海曲麻萊縣被稱為“長江源頭第一縣”。七八十年代,生態(tài)環(huán)境脆弱的曲麻萊從一片荒草灘建成了一座繁榮城鎮(zhèn),縣內(nèi)飼養(yǎng)牲畜120萬頭,成為值得宣揚的業(yè)績。然而過度放牧,河水的過度開發(fā),造成江源水流枯竭,曲麻萊縣城因此兩次遷址,被廢棄的舊縣城成為一片廢墟。圖為曲麻萊縣城舊址。
7、甘肅景泰縣永泰古城
甘肅景泰縣永泰古城位于祁連山腹地,歷史中記載的永泰古城山林茂密可藏千軍萬馬,平川沃野望不到邊際。而如今,生態(tài)惡化、水源匱乏,一望無際的只有灘川沙地。如今城內(nèi)只留下難舍故土的老人,許多土筑房子幾成廢墟。不少村民希望政府將永泰古城打造成一個旅游景點或影視基地。
8、江西省安義縣南坑村
2007年,鐘兆武一家三口成了江西省安義縣南坑村的唯一人家。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村里年輕人開始外出打工,后來,為了讓小孩到縣城讀書,村民陸續(xù)搬離村莊。圖為2012年11月6日,鐘兆武獨自在田間勞作。2012年江西的城鎮(zhèn)化率為47%,每年以1.6個百分點遞增,每年有七、八十萬農(nóng)村人口進城。
9、陜西省橫山縣馱巷村
陜西省橫山縣馱巷村位于黃土高原白于山區(qū)深處,祖祖輩輩靠天吃飯。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村民陸續(xù)走出大山,投身經(jīng)濟大潮。20多年來,圪洞峁的30多戶200多村民先后離開。如今只有50多歲的王明厚和高生花老兩口守著老家,不愿離去。圖為2015年3月16日,老兩口在地里忙碌,在500多畝荒蕪的耕地上,兩人可以隨意耕種。
10、黑龍江塔河縣上地營子村
黑龍江塔河縣上地營子村位于邊境線附近,從鄉(xiāng)政府到這里要翻過好幾座大山。三年前,隨著老伴的離世,67歲的王鳳萍成了這里最后一個常住村民。獨居在此的王鳳萍老人還保持著傳統(tǒng)的農(nóng)村生活方式。
11、山西陽泉大溝村
山西陽泉大溝村曾經(jīng)是有過30來戶人口的村莊,而現(xiàn)在,村里沒有自來水,沒有電,也沒有其他人,只有86歲的韓書義老人一家。韓書義和老板靠自己的雙手,過著“世外桃源”般的清苦生活。
12、吉首市吉首鄉(xiāng)寨垅村
2014年5月5日,吉首市吉首鄉(xiāng)寨垅村,79歲的張青宏老人和老伴留守在寨子里,五個孩子都在城里打工,平時陪伴老人最多的是一條叫“趴耳朵”的狗。這個寨子最熱鬧的時候,有近兩百戶人。“耕讀傳家”,這種中國幾千年來在鄉(xiāng)土文化影響下的生活方式,在這個村莊已經(jīng)徹底消失。
13、湖北孝感云夢農(nóng)村
2014年11月13日,湖北孝感云夢農(nóng)村,一些百年自然村或者有更長歷史的村莊已經(jīng)消失,有的自然村原有幾十戶人家,如今僅有幾名老年人住居留守,即將消失。圖為云夢縣清明河鄉(xiāng)三港村,村民在原宅基地上種菜除草,原宅基地上還有少量沒有拆除的房屋,其它房屋已經(jīng)拆除辟為耕地或菜園。
14、石頭村
山東淄博市的西廂、鎮(zhèn)門峪等小村莊都是依山而建的石頭村,村民們依靠山果、石材世代在此生活。近年來,村中大批青壯年下山進城打工掙錢,大多遷移到山下或到城中居住,隨著村莊的“并村遷移”,村中留下多為65歲以上的老人孤獨守望。院落年久失修,斷壁殘垣。現(xiàn)在許多閑置的石頭農(nóng)房由城里人購買裝修后成為度假休閑的去處,村中也吸引攝友、驢友到此觀光。
15、河南省許昌市鄢陵縣馬坊鄉(xiāng)程崗村
斷壁殘垣、荒草叢生、大門緊閉、空無一人……這不是戈壁大漠邊緣的廢城,而是河南農(nóng)村里真實的一幕。近年來城鎮(zhèn)化、工業(yè)化持續(xù)推進,大量農(nóng)村人口涌入城市及其周邊地區(qū),房屋常年無人居住,甚至坍塌損毀,造成寶貴的土地資源浪費嚴重。圖為2015年3月6日,河南省許昌市鄢陵縣馬坊鄉(xiāng)程崗村,“空心村”局部。
16、廣西大新縣五山鄉(xiāng)三合村常屯
廣西大新縣五山鄉(xiāng)三合村常屯,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這里曾是繁華的礦工住宿區(qū)。而在工業(yè)“大干快上”之后,被污水裹挾的重金屬在土地里蓄積,不少村民被“怪病”糾纏,手腳畸形。如今這里人去樓空,只有偶爾幾個人住在這里。
17、鐵人王進喜的故鄉(xiāng)——玉門
除了村莊,一些城市也會因為發(fā)展瓶頸,如資源枯竭等,變成空城。這里是中國第一口油井的誕生地,這里是鐵人王進喜的故鄉(xiāng)——玉門。隨著石油資源的枯竭,油田基地搬離,市政府西遷至70多公里外的玉門鎮(zhèn)新城,數(shù)萬居民棄老城外遷,昔日輝煌的玉門城如今棄樓遍地。
18、云南個舊,俯視灰蒙蒙的工人村
2013年10月19日,云南個舊,俯視灰蒙蒙的工人村。個舊采礦的繁盛時期,有超過10萬人在期北山從事采礦、選礦、冶煉等礦業(yè)相關工作,F(xiàn)在,街道上很難見到行人,只剩一片凋零。今后,那些僅剩一家一戶留守的村莊將成為“無人村”,或許還會不斷涌現(xiàn)“空城”,這幾乎是開發(fā)、發(fā)展大潮之下的必然。
19、上海等待拆遷的城中村
圖為2002年,上海等待拆遷的城中村,遺落在燈火輝煌的都市中。無人的村子永遠回不到繁華的光景。在經(jīng)濟利益的驅動下,鄉(xiāng)村被急劇邊緣化。而隨之流失的,是流轉千年的鄉(xiāng)土人情和文化傳承。我們將其遺棄,但請勿將其遺忘。
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