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上海市一幢正在進行裝修的28層居民樓發(fā)生重大火災,導致58人遇難!度嗣袢請蟆18日報道,公安部消防局副局長朱力平介紹,經偵查,火災發(fā)生的直接燃點,是當時有人在10樓施工現場無證違規(guī)進行電焊施工而致外墻覆蓋的尼龍網著火。國務院事故調查組指出,裝修工程違法違規(guī),層層多次分包,導致安全責任不落實等,是造成火災發(fā)生的重要原因。
每次安全責任事故,都會暴露出一大堆的問題。上海這次火災事故,則集中暴露出建筑施工發(fā)包、用材和操作等方面的諸多問題。那么,各地和各相關方面,應當從中吸取些什么教訓?又該如何避免此類悲劇的再度發(fā)生?
對違法分包當堅決遏制
建筑施工項目層層違法分包,可謂是建筑行業(yè)的一個痼疾和“潛規(guī)則”,這一次上海大火,再次燒出了其原形,也再次警醒相關部門,必須采取措施堅決遏制違法分包的問題。
建筑施工項目層層違法分包,不僅像上海這次火災事故所呈現的那樣,容易讓一些不具備相應資質的施工人員走上施工一線,導致安全責任不落實而直接引發(fā)種種事故,而且容易帶來諸多隱患和嚴重后果。如容易讓一些沒有資質的包工頭承攬到工程,給工程留下質量隱患甚至直接弄出豆腐渣工程,以及容易造成工程款層層拖欠,最終損害勞動者合法權益等。
建筑施工項目合法的分包,必須符合如下條件:一是總承包合同必須是有效合同;二是承包人分包時必須分包給具備相應資質的分包單位;三是分包必須基于合同的約定或取得發(fā)包人的許可;四是建筑工程主體結構的施工必須由總承包單位自行完成;五是分包只能進行一次,不得層層分包。而上海這一事件中的分包,則是分承包人又再度違法多次分包。
要遏制違法分包問題,除在法規(guī)上要進一步明確和細化違法分包的認定標準外,最關鍵的是要嚴加監(jiān)管和落實監(jiān)管責任。如規(guī)范招投標管理、完善“工程建設不良行為和黑名單”制度、完善企業(yè)誠信體系、加大對違法分包的打擊和對監(jiān)管不嚴的問責力度等。在上海這次事件中,上海佳藝建筑裝飾工程公司作為一個分包商,其安全生產資質本來就不佳,但就是這樣一家企業(yè),還將工程項目進一步作了層層分包,而有關部門卻怠于監(jiān)管,以至于終究釀成了大禍,其教訓可謂慘痛!
要盡快限用易燃保溫材料
上;馂氖鹿尸F場違規(guī)使用大量聚氨酯泡沫、尼龍網等易燃材料,是導致大火迅速蔓延的重要原因。公安部消防局副局長朱力平指出,大樓外墻的大量聚氨酯泡沫保溫材料,在快速燃燒中產生的劇毒氰化氫氣體,是導致人員傷亡的主要原因。他認為,應盡快限用上述材料,選出和推廣耐火防火的替代保溫材料。
大樓外墻使用保溫材料,有利節(jié)能,本是好事。但出于成本考慮,不少建筑都使用了價格相對較低的聚氨酯泡沫等保溫材料。近年由此導致火災災情加重的情形頻現。如央視新址大樓火災,濟南奧體中心體育館火災,哈爾濱“經緯360度”雙子星大廈火災等。由于聚氨酯泡沫燃燒極快,曾用了大量聚氨酯材料裝修的深圳舞王俱樂部,2008年發(fā)生火災后僅46秒,整個大廳就被有毒濃煙嚴密籠罩。而這次上海火災,易燃的聚氨酯泡沫等材料很快就使整幢大樓陷入火海。
目前,類似于聚氨酯泡沫的保溫材料還有聚苯板等。這些材料與一些保溫好又防火的新材料相比,價格較低,因而被大量使用。然而這卻埋下了諸多隱患并導致火災事故頻發(fā),生命和財產方面的損失甚為嚴重。我覺得,許多建筑都涉及“百年大計”,使用材料不能只顧眼前低廉,而更應從長遠和安全著想。
好在有報道說,我國在“十二五”規(guī)劃中,已將新型防火保溫材料列入發(fā)展重點,擬采取優(yōu)惠稅收、政策扶持、財政補貼等多種措施加以推廣。顯然,這一趨勢令人欣慰。
須全面強化施工消防安全
從已披露的情況看,此次上海發(fā)生火災的大樓裝修,除工程項目違法層層分包和大量使用聚氨酯泡沫等易燃材料外,在具體施工操作中,也存在著諸多有悖消防安全的問題。
譬如,建筑施工在焊接、切割時,出現明火,必須保障附近沒有易燃物,也必須由有資質的專業(yè)人員實施?墒巧鲜鍪┕挝粎s沒有做到這樣。不但焊工沒有相應的資質,而且焊接周圍也布滿易燃物,由此直接引發(fā)了火災。我國《消防法》規(guī)定,“因施工等特殊情況需要使用明火作業(yè)的,應當按照規(guī)定事先辦理審批手續(xù),采取相應的消防安全措施;作業(yè)人員應當遵守消防安全規(guī)定。進行電焊、氣焊等具有火災危險作業(yè)的人員和自動消防系統的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并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規(guī)程。”我們各施工單位,都應嚴格按此執(zhí)行。 (責任編輯:建筑小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