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米高樓造價不菲
成本遠高于3座100米高層
資料顯示,一座200米高的建筑成本遠遠高于兩座100米高建筑的成本的總和,那么325米高的這棟超高層建筑成本,是不是將超過3座100米高建筑成本的總和呢?
對于記者提出的這個問題,李波副院長給了肯定的答復。他說,一般100米高樓的造價在2000元/平方米左右,而超高層建筑的造價一般高達每平方米 7000元至8000元。超高層的成本不完全是出于建筑成本的原因,還在于設計復雜、工藝難度高等方面。
地下設置200停車位
湖底擬建大型“水下停車場”
記者了解到,民生銀行大廈設有地下3層空間,平時設為停車場,可停車200輛左右。在戰(zhàn)時,為人防工程,可以通過人防密閉門完成功能轉換,能有效地抵抗核武器爆炸時產(chǎn)生的沖擊波。
那么,200個停車位是否能夠滿足需要?李波說,按照現(xiàn)在的設計規(guī)劃,民生銀行大廈需要配建1500個停車位,現(xiàn)有的車位遠遠不能滿足需要。
不過,記者從武漢城建部門獲悉,新成立的武漢停車場建設管理公司,擬在噴泉公園地下修建大型“水下停車場”,規(guī)劃配建停車位1000多個,以滿足民生銀行大廈的停車需求。初步方案,是把附近的機器蕩子湖水抽干,建設好停車場再放水。
武漢“第一高樓”為何修了12年
從1998年開工建設至今,這座武漢“第一高樓”何以修了12年之久?對此,一直負責民生銀行大廈設計的武漢建筑設計院顧問總工程師郭必武透露說,主要原因是大樓的設計變更次數(shù)太多,導致工程量逐漸增加,也拉長了建設周期。
他說,該大廈最初叫“武漢國際證券大廈”,原設計為鋼筋混凝土建筑,只有40層。到了2001年已建到第10層時,開發(fā)商武漢香利房地產(chǎn)公司老板希望改成鋼結構建筑。當年起,民生銀行大廈10層以上改為鋼結構,樓層加高到了68層。第二個施工難題是民生銀行大廈頂部的景觀塔,高48米,施工難度很大。導致工期延長到2004年3月,大廈主體結構才封頂。
大廈封頂后,又有一次重大變更:大廈40層以上原設計為五星級酒店改成寫字樓。這次變更再次延長了工期近兩年的時間。至今年11月,買下5層樓、拿下冠名權的中國民生銀行才開始裝修,于今日正式入駐武漢第一高樓。
至此,這座第一高樓建設周期長達12年之久。對此郭必武透露,正常情況下民生銀行大廈的建設周期應為3到5年
(責任編輯:建筑小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