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亞曦,LSDCASA創(chuàng)始人兼藝術總監(jiān))
Q: 幾千年來,“家國文化”一直深刻影響著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哲學,進而影響到中國人的家居設計。與西方的家居文化相比較,中國傳統(tǒng)家居設計具有哪些文化特點?
葛亞曦:五千年的歷史發(fā)展與演化,讓中國家居形成了具有自身鮮明民族特點和博大的精神內涵。
儒家思想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統(tǒng)一,也講中庸,這種理念對室內設計的影響就是,講究家居陳設從整體到局部裝飾都要恰到好處,以達到讓人賞心悅目,利于身心的目的;道家思想的創(chuàng)始人老子講“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的精辟見解對室內設計的從業(yè)者影響至深;佛教的宗派之一禪宗,則提倡通過個體對自在環(huán)境的直覺體驗和沉思冥想的思維方式,以求在感性中通過頓悟而達到精神上一種超脫與自由。禪境舒緩、閑逸、悠遠、純粹、靜定,室內設計受其影響多以質樸的自然材料為主,色調純凈清幽、簡潔古拙,設若絢麗亦能協(xié)調統(tǒng)一,使人心境平和,超然物外。當然,還有許多來源于文化的東西在影響著中國傳統(tǒng)的家居設計,比如風水,不一而足。
Q: 中國傳統(tǒng)家居設計中所具有的文化元素,在當代中國的家居設計中是否依然能夠看見?被保留下來的有哪些?消失掉的又有哪些?
葛亞曦:中國視“道”為“藝”的核心,為了“道”藝術才有意義,重視藝術的教化功能,商周,藝術服務于宗教,春秋戰(zhàn)國,“心”的因素加入,認為人經(jīng)由他的“心”體悟到天地精神,透過藝術表現(xiàn),呈現(xiàn)天地間的道,這一觀念到了唐代完美圓熟,而后有了“形式美”的介入,指明了“心”與“形式”的對應,唐以寫實為主要表現(xiàn),元以后逐漸走“心”取“意”。
而真正還在影響現(xiàn)代國人審美或藝術觀的是北宋開始的純粹文人品味,注重“雅”“拙”“平淡”“天真”等藝術質量,元代進入民間,體現(xiàn)在詩詞歌賦各個方面,隨后更有了文人畫,全面構建了人們的價值觀,當然也體現(xiàn)在了居住形式上,比如詩意的園林。
而這一文化認同經(jīng)歷了完全的批判,60-70年代的文化斷層期和隨后的因為什么都沒有造成的盲目跟風,正逐漸回歸,和其它文化融合碰撞,構成了我們當代的審美土壤,自然影響著我們的設計,成為我們工作中搖擺不定時尋找答案的重要依據(jù)之一。也就是我們所說,做設計要堅持“藝術回歸生活”的背景和原因。
要說傳統(tǒng)家居文化被保留下來的,一定是有的。我們在設計中對家具布置、色調把握、材料選擇及飾品點綴都會考慮到文化的因素,比如我們研究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然后我們去做新中式風格的設計作品;我們研究海派文化,然后做出新裝飾主義的設計作品;我們研究歐式古典,研究當代人居美學,然后做出適合當代審美的新古典風格作品。我們也會用到的一些手法,比如對比、制約,對稱,跳躍、變化等方法,或者通過對稱、反復、節(jié)奏、韻律漸變等形式,將借喻、比擬、雙關、諧音及象征等傳統(tǒng)文化概念進行再創(chuàng)作。
在當下,設計中心訴求向人文價值的回歸,強勢文化的影響被解構,沒有了絕對高尚的價值觀,所以也不存在消失的和保留的,我們認為,好的設計必將是符合當下審美的,是理智的回歸,是新發(fā)展,傳統(tǒng)文化與當代元素互為促進,相輔相成。我在多個場合跟我的團隊講,我們必須學習歷史,了解居住發(fā)展的歷史,才能靠近真相,掌握規(guī)律,通曉游戲規(guī)則,才可以突破和創(chuàng)造。
Q:盡管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但傳統(tǒng)的“家文化”依然深刻影響著當代中國人的思想,在家居設計中,設計師是否需要刻意維護這一傳統(tǒng)的“家文化”?通過怎樣的設計來維護?
葛亞曦:“家文化”的本質是愛與互動。在我們的家居設計中,依然會維護這種傳統(tǒng)的優(yōu)良的文化,“天倫之樂”、“其樂融融”和“親子互動”是我們在家居設計中所追求的目標之一。在別墅設計中,一般我們會設置家庭室,在一般的小戶型中,公共活動空間的設計我們也會考慮這個因素, 讓家更溫馨,讓家文化得以傳承。
Q:中國傳統(tǒng)的家居設計中,地域的不同會導致家居設計的極大不同。但在當代的家居設計中,不同地域的家居設計卻出現(xiàn)了同質化的現(xiàn)象,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是什么?
葛亞曦:出現(xiàn)家居設計的趨同,實際上有很多因素,早前的建筑與民居多具有鮮明的區(qū)域特色,在造型,功能,裝飾,結體諸多方面自成一格。但城市化進程中,城市中的地由不同的開發(fā)商建造,不可避免地會有一定的規(guī)劃和設計,那么也不太可能存在窯洞或吊腳樓,或是其他民居形式,所以便沒有了陜北的窯洞文化,沒有了川粵湘部分地區(qū)的吊腳樓(或者木房子),也沒有了徽派或是閩南民居等各種民居形式;也有科技與經(jīng)濟的發(fā)展,比如空調和暖氣的普遍應用,讓北方的炕逐漸消失;那么相應的,這些地域的家居文化也會發(fā)生改變,這是城市化和經(jīng)濟發(fā)展的必然,只是一種現(xiàn)象,并不見得不好。
Q:我們是否仍有必要保持家居設計的地域差異?如何將地域文化反映在家居設計中?
葛亞曦:地域文化是我們在家居設計中非常重要的思考因素,文化是根植于內心的,在每個人心中,家都是最溫暖的所在,而家鄉(xiāng)是是我們內心最美的所在。“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生動描繪了邊陲大漠中壯闊雄奇的景象,境界闊大、氣象雄渾,把邊塞大漠的豪情萬丈、英雄氣概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逶迤巴山盡,搖曳楚云行”描寫的是出了山峽之后見到的一片平原的舒展,將楚地的奇峰與平闊描繪出來。“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一寫江南水鄉(xiāng)景色美,一寫江南民居生活美,抒發(fā)閑適自在的江南情懷。可見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化,我們在家居設計中也有不一樣的處理方式。
比如我們此前曾設計的呼和浩特伊泰華府世家,面對地域文化的特殊性,LSDCASA在該項目的軟裝設計方案中從詩中吸取民族文化內涵,設計元素萃取大漠質樸、豪氣、抽象等自然語匯,重新在該項目為居者打造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文化氣韻;我們在設計杭州渚良文化村郡西別墅的時候,卻又是以當?shù)刈罹叽淼挠袷幕嘟Y合,萃取杭州當?shù)匚骱埦那鍦寥~與的清可絕塵等自然傳統(tǒng)文化精髓,輔以罐、缽、瓶、水墨畫等東方文化中式元素,回歸內在的價值觀與文化訴求的同時自然將中式力量呈現(xiàn)。
Q:在今天的家居裝飾市場中,來自西方的裝飾風格大行其道。在您的設計過程中,哪幾種風格最受客戶歡迎?您認為這些風格受到歡迎的原因是什么?
葛亞曦:我們很少講風格,事實上是這樣。風格一直是理論家研究歸納藝術發(fā)展的方法,而正是樣式共性形成的風格形成我們突破和改變樣式的機會,樣式一直在歷史中演變,甚至循環(huán),觀察歷史自然能看到可以導向未來的路徑。
我們做室內設計,尤其專注陳設設計,我們身體力行地探索和示范,什么樣的環(huán)境可以棲息現(xiàn)代國人的心靈,照亮生活的溫暖。風格早已不是生活品味的訴求,設計作品的力量往往來源于兩個東西,第一,我們解決了十分準確的問題,或者所有設計的點特別唯一。第二,純粹不可思議的個人對美對空間的體驗,這兩種東西都會造成巨大的力量。
Q:傳統(tǒng)的中式風格在當代的家居設計中是否還有市場?為了適應當代人的需求,傳統(tǒng)的中式設計需要進行哪些必要的改良?
葛亞曦:傳統(tǒng)中式風格在當代家居設計中是否還有市場,這個問題顯然無法判斷,因為“美”又是個動態(tài)的存在,無法被規(guī)范,但還是有人不停地在歸納美的原則,藝術更加模糊,無法用科學的邏輯體系解構藝術,沒有方法論。
設計師是環(huán)境的建筑者,用環(huán)境的力量制造快樂幸福的感受,如何通過現(xiàn)代手法重新演繹藝術精髓,提煉出居住空間的完美交融氣質是我們要去探索的問題之一。
Q:我曾經(jīng)看過一個日本的電視節(jié)目《住宅大改造》,無論住宅空間多么小,日本的設計師總會為客戶開辟出一小方庭院或種著花草的小陽臺,讓居住者有一個心靈棲息的空間。在家居設計中,您是否也會特別注重對居住者精神層面的關照?通過哪些方式來實現(xiàn)?
葛亞曦:設計師的工作就是去面對我們過去一直信奉和傳承的習慣和信仰,去研發(fā)出符合當代需求的樣式。我們的工作首先是喚醒大家曾經(jīng)的追求和觀念,在傳統(tǒng)中把良善的、符合當今普世價值的信仰挖掘出來,用我們的技藝轉化成當下的形式。而這正是我們常用的創(chuàng)新方法的根本。
Q:在您2014年的作品中,您最喜歡的作品是哪幾個呢?可以對我們具體談談?
葛亞曦:2014年我們做了很多作品,其中杭州萬科郡西別墅是獲獎比較多的作品。這個作品的設計過程中我們嘗試守護基于文明和教養(yǎng)的品位,傳承萬科良渚文化村建造者的意志,激發(fā)熱情、示范美好的體驗。以鑒別郡西別墅內涵的審美力和鑒賞力為標尺,找尋人生逐漸趨向返璞歸真的領袖群,并在審美價值上建立溝通的橋梁。最終,我們營造了一座看似樸素溫和卻擁有氣度與涵養(yǎng)的居所。
另外一個作品是我們做的一個創(chuàng)新和嘗試,萬科翡翠別墅,這個作品中,我們追隨的不是某個藝術的樣式風格,我們延承海派文化的精神,試圖構筑符合當代上海的居住形式,向拜占庭時期古典理想的奠基者賀拉斯致以敬意,而正是他在“摹仿”之外,提出了一個新概念“創(chuàng)造”。這個作品中,我希望大家去體驗她的美,體驗我們的“創(chuàng)造”。
Q:你認為當下中國需要什么樣的設計?
葛亞曦:設計師唯一的工作就是去面對我們過去一直信奉和傳承的習慣和信仰,去研發(fā)出符合當代需求的樣式。當代優(yōu)秀的大師無不如此,設計師是環(huán)境的建筑者,用環(huán)境的力量制造快樂幸福的感受,喚醒人對美的向往,回歸人文情懷。那么我們需要什么樣的設計呢?藝術的、創(chuàng)新的、符合當代需求的設計。我們或者說我們的設計當有能力聯(lián)接過去,才有機會符合當下,開啟未來。
葛亞曦簡介
葛亞曦,LSDCASA創(chuàng)始人兼藝術總監(jiān),深圳市室內設計師協(xié)會輪值會長、清華大學軟裝與陳列設計高級研修班特邀講師,美國室內設計中文雜志2013-2014中國室內設計年度封面人物,2013年現(xiàn)代裝飾國際傳媒獎年度杰出設計師,2012年全國十大配飾設計師,2011年藝術與設計年度創(chuàng)意人物。
作品曾榮獲2014年艾特獎最佳別墅豪宅獎,2014年現(xiàn)代裝飾國際傳媒獎年度樣板空間大獎,2014年金堂獎年度樣板房/售樓處空間十佳作品,2013年CIID第二屆陳設藝術作品邀請展最佳色彩搭配獎、2013年全球先鋒設計大賽樣板組別銅獎、2013現(xiàn)代裝飾國際傳媒獎年度家居配飾設計大獎,2013年“金外灘”獎最佳飾品搭配優(yōu)秀獎、2012年艾特獎最佳陳設藝術設計獎、2012年首屆全國軟裝盛典十佳作品。
崇尚民主獨立的他,骨子里便有種對主流與潮流的批判,即便自己所從事的配飾設計在大多數(shù)人看來是需要緊密與國際潮流接軌,但在他的作品里,也很難看到所謂的主流經(jīng)典,更不用說“快消費”時代的高街潮流。這也正好體現(xiàn)了他在LSDCASA品牌創(chuàng)立之初,提出的“立于潮流之外,藝術構建生活”的理念,倡導生活方式的獨特性,不盲從主流,忠于自我。
對于葛亞曦來說,風格早已不是生活品味的訴求,所以你可以在他的作品里找到不同時期藝術特征的交匯,卻又不知能夠用何種潮流去定義他筆下的設計空間。他所希望的是,在多數(shù)人可以理解和接受的范圍內,堅持對生活、對美、對個性的原則和塑造。讓大家看到除了流行之外,還有這樣一條路可供參考與探討。
(責任編輯:建筑小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