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房地產之路任重而道遠
今年以來,伴隨著經濟增速的放緩,我國房地產投資增速也明顯回落。近日,有學者公開表示“放松調控信心”,“地產才是大救星”。對此,大多數專家認為,房地產調控政策絕不能放松,要謹防房地產借機要挾中國經濟。只有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調整經濟結構才是中國經濟長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正確道路,仍然走依靠房地產帶動經濟增長的老路無疑是飲鴆止渴。
在我國經濟快速發(fā)展的過程中,房地產行業(yè)對GDP的貢獻一直較高,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的報告顯示,近10年房地產投資占GDP的比重保持在5.5%左右,而且和其它產業(yè)有較高的關聯性。北京大學房地產金融中心主任馮科表示,一個產業(yè)如果達到GDP份額5%以上,就是支柱性產業(yè)。而地產占整個GDP的份額已經接近10%,因此房地產市場的調控不可避免地導致GDP的下滑,這是正,F象。
在當前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房地產調控已經處于關鍵時期。近日,一則關于“珠海樓市取消限購限價令”的消息在網絡上廣泛流傳。雖然珠海相關部門已進行否認,但也不難看出,目前有些限購城市已經按捺不住給樓市調控松綁的沖動。
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新聞發(fā)言人近日強調,將繼續(xù)堅持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不動搖,對于地方出臺放松抑制不合理購房政策的,將及時予以制止或糾正。對此,中國房地產學會副會長陳國強表示,住建部此次表態(tài)釋放出一個重要信號,即重申樓市調控政策“既不加碼,也未放松”的基調。而且限購和限貸政策“紅線”被再次明確,將成為地方政府微調政策重要約束條款。
房地產調控政策松綁從短期看可能會對經濟產生刺激作用,但從長期來看,這無異于是飲鴆止渴,將使受到擠壓的房地產泡沫沉渣泛起,危害中國經濟的健康發(fā)展。在當前經濟轉型的關鍵時刻,政府首先必須沖破GDP增長拜物教意識的禁錮,徹底舍棄通過住房市場投機炒作短期內推高GDP增長的幻想,在擠出巨大房地產泡沫同時,建立起穩(wěn)定經濟增長擴大內需的長效機制。這種長效機制最為核心的內容,就是讓住房價格回歸到合理水平。
如果再次啟動刺激性的財政政策,只會導致更多的過剩產能,而銀根的放松則會再度推高剛剛控制下來的通貨膨脹。大規(guī)模的經濟刺激計劃不會再出臺,今年下半年中央以“穩(wěn)”字當頭,維持“既有政策”作為樓市調控思路。房地產調控政策微調應該在去投資投機化的同時,保剛需與改善置業(yè)人群的合理購買需求,達到拉動銷售成交,推動投資增長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