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是由于佛教文化東漸,在中國文化土壤上形成的一個叫中國佛教宗派。它不僅吸收了以往佛教諸派思想以及玄學思想之所長,而且還融合了中國文化中有關人生問題的思想精髓,從而與華夏民族注重現(xiàn)實生活的文化傳統(tǒng)構成水乳文融的整體,成為與儒、道并稱為傳統(tǒng)文化的三大成之-它提們通過個體的直覺體驗和沉思冥想的思維方式,從而在感性中通過悟境而達到精神上-種超脫與自由。在禪學看來,人既在宇宙之中,宇宙也在人心之中,人與自然并不僅是彼此參與的關系,更確切地說是兩者渾然如一的整體。為了在人的生命歷程中展現(xiàn)出這種自然宇宙與人的整體境界,禪學認為,內心的體驗便是達到這一境界的關鍵,這是因為宇宙萬物的-切都是人心所生。正如六祖惠能的傳世之偈中所說的:“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物,何處惹塵埃。“它不僅體現(xiàn)了“不立文字“、“明心見性“的禪宗旨趣,還闡析了禪學對于宇宙本體的追求,實際上是一種在剎那之中使自已獲得解脫的覺悟或感受。禪宗思想可謂有以下幾個特點:
(1)“梵我合一“的一元世界觀,即所謂我心即佛,佛即我心;
(2)設定了頓悟見性的修行方式,也就是通過漸修或頓悟發(fā)見本心;
(3)“以心傳心“、“自解自悟“、“不著文字“的內心體驗
中唐時期,禪宗美學的興起,將審美與藝術中主體的內心體驗、直覺感情等的作用,提到極高的地位,使之得以深化,并把禪宗思想融入中國園林林的創(chuàng)作中,從而將園林空間的“畫境“升華到“意境“從禪宗的觀點看,世間萬物都是佛法或本心的幻化,即“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黃花,無非若般。“這就為園林這種形式上有限的自然山水藝術提供了審美體驗的無限可能性,即打破了小自然與大自然的的根本界限。這在一定的思想深度上構筑廠文人園林中以小見大、咫尺山林的園林空間。因此,與皇家園林不同,充滿禪趣的文人園林多顯露出以小為尚的傾向。這一方面表現(xiàn)在園林面積、規(guī)模的小型化上,如山向疊石、水向小池潭、花木向單株轉化,靜觀因素不斷增加,而自然景觀的可游性則相對降低;另一方面表現(xiàn)在立意于小。小中見大的創(chuàng)作手法在我國源遠流長的古代文化藝術中應用是十分廣泛的。在繪畫方面,“咫尺有千里之勢“;在詩詞方面,“五絕只字,最為難之,必言短而意長而聲不足,方為佳矣。“園林之佳者如詩之絕句,詞之小令,皆以少勝多,以咫尺面積創(chuàng)無限空間:小何以大?小是客觀的,指園林的面積,大是主觀的,指人的感受。大通過小而體現(xiàn)出來。在禪宗看來,規(guī)定性越小,想像余地就越大,因而少能勝多,只有簡到極點,才能余出最大限度的空間去供人們揣摩與思考。正如沈三白《浮生六記?閑情記趣》中所說的那樣“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除了以小見大的創(chuàng)作方法以外,園林中的“淡“也是源于禪宗思想。園林的“淡“可以通過兩方面來體現(xiàn)。一是景觀本身具有平淡或枯淡的視覺效果,其中簡、疏、古、拙等都可構成達到這一效果的手段。一是通過“平淡無奇“的暗示,觸發(fā)你的直覺感受,從而在思維的超越中達到某種審美體驗。
事實上,中國古代傳統(tǒng)哲學文化思想對中國古典園林的影響以及人們對自然美的認識和追求,常常與社會的劇烈變革、政治動蕩以及思想活躍程度密切相關。春秋戰(zhàn)國時期,老莊對自然美的整體認識,那恰好是周王朝衰落,群雄割據(jù),戰(zhàn)亂連年的時代到了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兩漢國力強盛,這時儒學上升為正統(tǒng)獨尊的地位,人們的心理特征是普遍的人世和進取精神。為國家效勞、建功立業(yè)、揚名后世是士大夫普遍追求的人生理想,對個體自我意識的要求和發(fā)展處在次要的地位,對自然美的追求也不是社會的主流。因此,時代本身不具備對自然美作深層次發(fā)掘和開拓的土壤和條件。對自然美認識是在東漢衰落以及魏晉南北朝時期才得以深化。無獨有偶,私家園林、山水詩畫都出現(xiàn)及勃興于這個時代:魏晉南北朝,以儒道結合玄學進一步發(fā)展,在藝術上提出“言不盡意“、“悟對神通“的理論主張,使山水詩畫的創(chuàng)作達到了一個追求形外之意的境界。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表現(xiàn)出對自然美的一種怡然、閑適的深遠情思。中唐以后,士大夫藝木思維層次得到了提高和深化。由于盛唐自安史之亂以后轉入哀落,士大夫的心理又依次失去平衡,這時糅合了老莊和玄學的禪學得到迅速的發(fā)展。它所提倡的直覺體驗和沉思冥想的思維方式,心悟、頓悟的領悟方式對藝術創(chuàng)作有了深遠的影響。于是,人們在追求自然美的過程中,總喜歡把客觀的“景“與主觀的“情“聯(lián)系在一起,把自我擺到自然環(huán)境之中,物我交融為一,從而早創(chuàng)作中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準確抓住自然美的精華,并加以再現(xiàn)。因此,含蓄的意境美是中國古典園林藝術所追求的至高境界。 (責任編輯:建筑小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