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意然設計有限公司主持設計師何宏仕 市場的低迷和競爭的加劇,讓很多地產企業(yè)希望通過加大景觀的投入來吸引客戶,但是做好景觀園林的成本控制又是一個難題,如何通過有限的景觀投入達到最佳的景觀效果,其中設計的環(huán)節(jié)是重中之重。很多富有經驗的景觀設計師,在實際工作中總結出了在景觀設計的成本控制的重點原則,北京意然設計有限公司主持設計師何宏仕將在采訪中針對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成本控制方法、如何合理利用現(xiàn)有地形、軟景的設計原則等話題進行深入解答。 記者: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需要考慮哪些成本方面的內容? 何宏仕:景觀設計中主要關注兩方面的成本控制,包括硬質景觀和植物。 一、硬質景觀成本控制 減少大面積硬質鋪裝,提高硬質景觀利用效率。包括以下幾方面: 1、材料的選擇:選擇生態(tài)透水材料,如透水磚,透水自然石,透水混凝土,可以有效利用雨水資源還原地下水,并使得透水材料占硬質材料的50%以上。木棧道的材料選擇主要以木塑為主,環(huán)保耐用。 2、地形的處理:場地內合理布置微地形,增強空間的層次性,提高景觀對人的視覺沖擊力。 3、減少后期維護費用:主要砌筑耐久性花壇和樹池等,減少后期養(yǎng)護費用。 4、少設置景觀構筑物:亭,廊等,盡量少設置,在一些節(jié)點可用生長優(yōu)美的落葉景觀樹 替代,夏季遮陰,冬季便于采光。這樣既增強景觀性,又可以減少景觀構筑物的后期養(yǎng)護費用。 二、植物成本控制 植物配置是景觀設計的重點,植物具有生長性,可增值性等特點。植物物種豐富,價格彈性較大,其價值可以隨著植物生長而不斷增加。合理利用這一彈性要素,從控制成本的角度進行植物景觀設計。 1、運用本土和鄉(xiāng)土樹種 利用當?shù)厣L情況較好的高大樹種作為主要景觀樹,將一些觀賞性的樹種合理種植在重要節(jié)點以及視線集中的位置,盡量選擇附近的苗木,減少苗木運費。保證景觀生態(tài)性,達到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目的。 2、多選用速生樹代替慢生樹,如生長較快的竹類,營造寧靜的休閑空間。 3、節(jié)約型的雨水灌溉系統(tǒng) 建筑應預留雨水收集系統(tǒng),采用綠地灌溉與雨水收集系統(tǒng)相結合的方式,用收集的雨水進行綠地灌溉。綠化澆灌系統(tǒng)采用雨水收集系統(tǒng),節(jié)約環(huán)保。 4、提前選苗,選擇實生苗 深入考慮植物設計,就可以提前采買實生苗,并移植到苗場進行假植。當進入具體施工階段,種植的實生苗經過斷根已經達到假植苗的效果,再移植到居住區(qū)種植既保證施工效果又可以減低成本。 5、合理搭配植物 多選用多枝干得豐滿型喬灌木,可以用多枝干的灌木球等營造景觀。植物設計可以通過增加草坪面積,縮小灌木區(qū),適當選用骨架樹,巧妙運用節(jié)點大樹等方法來實現(xiàn)成本控制。 6、預留植物生長空間 植物是景觀形成的主要空間元素,充分考慮植物的生長空間,控制好植物的生長空間及種植密度,可以減少苗木的資金投入。 記者:鋪裝、小品、水景的設計分別有哪些原則? 何宏仕:鋪裝方面: 一、以人為本的原則 把自身和周圍環(huán)境相聯(lián)系是人類的本能。人們的習慣、行為、性格、愛好都對如何選擇鋪裝具有一定的決定作用,在園林鋪裝設計中要充分考慮他們的不同要求,反映各種不同的觀念,這樣才能為人們提供最佳的服務。 二、文化保護的原則 這是因為那些具有歷史意義場所中的建筑形式、空間尺度、色彩、符號以及生活方式等,恰恰與隱藏在全體市民心中的、駕馭其行為并產生地域文化認同的社會價值觀相吻合,因此容易引起市民的共鳴,能夠喚起市民對過去的回憶,產生文化認同感。 三、協(xié)調尚美的原則 鋪裝應該充分考慮周圍建筑的特點與風格,在鋪裝形式、色彩、質感、尺度設計上與建筑物相協(xié)調,保證城市整體景觀的統(tǒng)一,體現(xiàn)城市空間的整體性。 四、生態(tài)平衡的原則 在現(xiàn)有的條件下,為了更好地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設計者應該盡量減少硬質鋪裝材料的使用,增加有鏤空形式的鋪裝,并積極地運用各種生態(tài)材料。 小品方面: 一、功能性原則 景觀小品絕大多數(shù)均有較強的實用意義,在設計中除滿足裝飾要求外,應通過提高技術水平,逐步增加其服務功能,要符合人的行為習慣,滿足人的心理要求。建立人與小品之間的和諧關系。 二、藝術性原則 景觀小品設計是一門藝術的設計,因為藝術中的審美形式及設計語言一直貫穿整個設計過程中,使景觀設計成為藝術的設計和改善人類生存空間的設計。景觀小品設計的審美要素包括點、線、面,節(jié)奏韻律,對比協(xié)調,尺寸比例,體量關系,材料質感以及色彩等。 三、文化性原則 歷史文化遺產是不可再造的資源,他代表了一個民族和城市的記憶,保存有大量的歷史信息,可以為人們帶來文化上的認同感和提高民族凝聚力,使人們有自豪感和歸屬感。中國園林區(qū)別于其它國家園林環(huán)境的一個明顯特點,是在一定程度上通過表面塑造達到感受其隱含的意境為最高境界。 四、生態(tài)性原則 人們越來越倡導生態(tài)型的城市景觀建設對公共設施中的景觀小品也越來越要求其環(huán)保、節(jié)能和生態(tài),石材、木材和植物等材料得到了更多的使用,在設計形式、結構等方面也要求園林小品盡可能的與周邊自然環(huán)境相銜接,營造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關系,體現(xiàn)"源于自然、歸于自然"的設計理念。 水景方面: 一、生態(tài)性 水景的設置,一定要遵循生態(tài)化原則,即首先要認清自然提供給我們什么,又能幫助我們什么,我們又該如何利用現(xiàn)有資源而不破壞大自然的本色。如還原水體的原始狀態(tài),發(fā)揮水體的自凈能力,做到水資源的可持續(xù)利用,達到與自然的和諧統(tǒng)一,體現(xiàn)人類都市景觀與自然的相輔交融。 二、景觀性 水體本身就具有優(yōu)美的景觀性,無色透明的水體可根據(jù)天空、周圍景色的改變而改變,展現(xiàn)出無窮的色彩;水面可以平靜而悄無聲息,也可以在風等外力條件下變化異常,靜時展現(xiàn)水體柔美、純凈的一面,動時發(fā)揮流動的特質;再通過選用與水體景觀相匹配的樹種,會創(chuàng)造出更好的景觀效果。 三、經濟性 水景的設置一定要事先考慮其交付使用后的運營成本和維護費用,考慮住戶所能承受的經濟能力,避免只注重視覺的形式美,追求高檔次、豪華,與自然背道而行,而不顧工程的投資及日后的管理成本,量力而行,才不會使規(guī)劃成為一紙空文,使陳設成為虛設的裝飾品,造成不必要的資源浪費。 四、文化性 水景設計還應避免盲目模仿、照搬照抄和缺乏個性的做法,只有體現(xiàn)一個地區(qū)的地方特色,與地方特色相匹配、突出自身文化內涵的景觀設計。 生態(tài)與自然相結合,人文與景觀相互輝映,只有符合這樣的水景設計才能夠長久不衰,才能夠提供給人以真正的自然享受,一個小區(qū)有了水景的映照才算是有靈魂,而沒有靈魂的水景,是無法長存。 記者:軟景設計有哪些原則? 何宏仕: 一、對比與和諧原則 植物造景設計時,樹形、色彩、線條、質地、比例等都要有一定的差異和變化,顯示職務的多樣性;又保持一定的相似性,形成統(tǒng)一感,這樣既生動活潑,又和諧統(tǒng)一。設計中常用對比的手法突出主題。 二、均衡與穩(wěn)重原則 在平面上表示輕重關系適當?shù)木褪蔷;在立面上表示輕重關系適宜的則為穩(wěn)定。 三、韻律和節(jié)奏原則 植物配置的單體有規(guī)律的重復,有間隙地變化,在序列重復中產生節(jié)奏,在節(jié)奏變化中產生韻律。 四、比例與尺度原則 比例是指園林中景物在體型上具有適當?shù)年P系,其中既有景物本身各部分之間長、寬、高的比例關系,又有景物之間、個體與整體之間的比例關系。 五、四季景色的變化 園林植物的季相變化能給游人以明顯的氣候變化感受,體現(xiàn)園林的時令變化,表現(xiàn)出園林植物特有的藝術效果。 六、充分發(fā)揮園林植物的觀賞特征 在植物設計時,應根據(jù)植物本身具有的特點,全面考慮各種觀賞效果,合理配置。 七、滿足園林植物的生態(tài)要求 因地制宜,適地適樹,使植物本身的生態(tài)習性與栽植地的生態(tài)條件統(tǒng)一。 八、合理種植密度和搭配 在進行植物搭配時,要兼顧速生樹與慢生樹、常綠樹與落葉樹、喬木與灌木、觀葉植物與觀花植物、草坪與地被等植物的搭配,營造穩(wěn)定的植物群落。 九、經濟原則 除種植成本以外還要考慮栽植以后的養(yǎng)護費用。 記者:園林景觀設計中,如何因地制宜、合理利用現(xiàn)有地形? 何宏仕:一、利用為主,改造為輔。在進行園林綠化工程建設中,常常碰到原有地形并不理想的情況,對原有地形應該采取就地取材,加以利用的辦法,這也是節(jié)約投資成本的有效措施。同時,還可以結合園林綠地的功能對地形進行合理的處理。 二、堅持自然美觀,保持結構、安全的原則。園林造園工程、綠化建設工程所營造、形成的地形、地貌其外觀、景觀都應該是自然的,盡量做到與自然之山水地貌,周圍環(huán)境形態(tài)相吻合,避免產生人為、人工的過多造作,特別要避免產生非自然的人做生硬觀感。營造地形的改造應力求“合自然之理”,使整個工程符合“自然之趣”,從而滿足人們回歸自然的意愿要求。同時,園林綠化是一種藝術品,而且是綜合性(園林建筑+綠化+照明+水景+雕塑+假山+奇石等的綜合處理藝術結晶體)。 其地形、地貌的景觀應該力爭將自然界的真山、真水、真石、真木(植物)的再現(xiàn)得更為美觀秀麗,滿足人們日益提高的審美藝術需求。在營造地形時,在施工過程中,還要注意堆土的沉降壓力,挖土的地基基礎安全,切勿盲目草率,避免流沙和塌方的出現(xiàn),在保證絕對安全的前提下,做好園林造園綠化建設工程的營造地形施工。 記者:小區(qū)內的交通組織如何與景觀相配合? 何宏仕: 一、系統(tǒng)性:將交通設計和道路景觀設計相結合起來,在考慮道路交通運行方便、快捷和安全的前提下,從景觀的角度營造一個協(xié)調的道路交通環(huán)境。 二、以人為本:交通的本質是人的移動,現(xiàn)實中不同的交通方式的使用和各種交通現(xiàn)象也是因人的不同需求而產生的,而且人是交通系統(tǒng)中最活躍的要素,特別是交通管理的對象也是人而不是交通工具。因此,要改善交通系統(tǒng)必須以人為本,即提高交通系統(tǒng)中人的移動的安全性、便利性和效率化。 三、提高小區(qū)交通通行效率:通過合理的交通組織、渠化設計及交通管理等措施,減少道路的通行瓶頸,提高道路的通行效率。 四、提高小區(qū)交通的安全性:通過各種交通方式的分隔渠化,警示標志和標線、信號燈控制以及適當?shù)臒艄庹彰鱽斫档褪鹿屎邳c的安全隱患,提高交通的安全性。 五、提高小區(qū)交通便利性:結合道路景觀設計,通過無障礙設計、路段行人過街控制、路邊行人休息設施的設計、道路環(huán)境設計等為居民的出行提供一個便利舒適的交通環(huán)境 六、提高道路的景觀性:根據(jù)道路的性質定位,將交通設施和道路景觀進行一體化設計一體化考慮,以提高小區(qū)道路的觀賞性。 記者:地下車庫的屋面作為景觀面積使用的時候,需要采取哪些措施,既能保證景觀設計的效果,又能確保地下車庫屋面的排水及防水質量? 何宏仕:車庫頂綠化在營造良好的自然環(huán)境時,并不僅僅單純地從美學角度和功能角度對空間環(huán)境構成要素進行組合配置,更要從景觀要素的組成中貫穿其設計立意和主題。不宜一味的追求種植高大喬木來達到瞬間效果。好的景觀在于與周邊建筑物相協(xié)調,在滿足功能的前提下,使自然植物與人工建筑有機的結合和互相延續(xù),使人們更貼近自然,建筑物更能溶人綠色中。主要有以下幾點需要注意事項: 一、種值土的選擇 可以用野外的田土,也可以用生土,摻加動物糞便、草木灰、切碎雜草、樹葉糠、珍珠巖、蛙石等,混合。增加土壤肥力,減輕荷載。土層厚度依植物而定。草坪:15—20厘米;小灌木:30厘米;大灌木50厘米,喬木:80厘米以上。 土層厚度不能少于15厘米,土層太薄,沒有蓄水能力,每天要澆水,否則干透。逢雨季應足夠的排水能力,積水多,植物爛根。從保溫和隔熱以及吸聲考慮,也不能太薄。 二、隔離過濾層 為了防止種植土被水帶入排水層流失,故在種植土下放置一層隔離層。隔離層采用無紡布或玻纖氈,可以透水,又能阻止泥土流失。 三、排水層 大雨或人工澆灌水過多時,種植土吸水飽和,多余的水應排出車庫頂面。排水層一般10-20厘米,采用浮石。浮石是一種屋頂花園為常用的輕質濾水(排水)材料。表面強度高,抗壓、質輕、能吸水 ;密度為450kg/m3,吸水率為50%—60%。排水層又可作蓄水層,多余水蓄在浮石層內,當種植土干燥時,又可返吸人土中,F(xiàn)在有多孔硬泡板,可吸收大量水。蓄水層具有節(jié)約用水,又能保持土壤濕潤的作用。 四、防根穿刺層 植物根有很強的穿刺能力,特別樹根,年代越久,扎的越深,并且分泌一種腐蝕力強的液汁,許多防水材料經受不住。目前我國防水材料中可以入選的有三種: 1、鋁合金卷材。厚0.8—1.2毫米,耐腐蝕,防水性能好,焊接施工,耐久性好。古代建筑屋頂,使用500年之久。此種卷材由浙江永康駿寧特種防漏有限公司獨家生產。 2、高密度聚乙烯種低密度聚乙烯土工膜,厚為1—1.5毫米,焊接合縫。本材有多家生產。 3、聚氯乙烯,焊接施工,厚度1.2—1.5毫米,此材已有多家生產。要求必須是P型的。 五、隔離層 有時候出現(xiàn)耐根穿刺層和防水層不相容現(xiàn)象,為此中間加一道隔離層。隔離層采用聚乙烯膜、玻纖布、無紡布或抹一道水泥砂漿均可。 六、防水層 卷材或防水料均可。如用高分子卷材,拒絕粘結合縫。至少兩道防水。如果發(fā)生滲漏,翻工維修很困難,花費大。
(責任編輯:建筑小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