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ona Keir畢業(yè)于英國普利茅斯大學土木工程專業(yè),畢業(yè)后曾先后在蘇格蘭、英格蘭幾家海洋土木工程公司工作,由于喜歡旅游,喜歡體驗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人群打交道,她一直向往有海外工作的機會。領英(LinkedIn)網站獵頭顧問告訴她有客戶對其資質感興趣,這個客戶就是中國港灣南部非洲(南非)區(qū)域公司。她通過視頻電話(Skype)進行了面試并被錄用。 她奔放豪爽,喜歡簡單、自然的生活,相信快樂不是來自物質,而在于心靈的感受。Fiona Keir認為,非洲不能給予很多外在的物質享受,但卻適合尋求心靈平靜的人。她非常享受在納米比亞的生活,工作之外,她駕駛雅馬哈越野摩托車馳騁在廣袤的沙漠,在星空下露營入眠。 
推行全過程質量管理 Q1:昨天在辦公室見到你有些吃驚,之前采訪過一些中國港灣在海外的項目,除了咨詢工程師以外,沒有見過項目部有這么多聘請的外國員工。你為什么決定加入中國港灣呢? Fiona Keir:我是在面試之前才開始了解到,中國港灣是一家大型公司,有很多大型國際項目,比我之前工作過的項目都要大很多,其中大多是海洋土木工程,這是我的專業(yè)和希望從事的領域。中國港灣也是一個工程承包商,而我在為設計公司工作幾年之后,也希望能夠重新回到工程承包公司工作。加上我希望能夠在海外工作,中國港灣對我而言是一個非常理想的選擇。 Q2:作為負責項目質量管理總監(jiān),你覺得中國港灣的質量管理體系和你之前所在公司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 Fiona Keir:有很大不同。西方公司奉行的是全過程質量管理,也就是說要管理施工中涉及到的所有流程,利用工作流程和程序保質量合格。而在中國公司,人們更多關注的是結果。 Q3:面對這種差異很大的情況,你是選擇融合妥協,還是采取措施改進呢? Fiona Keir:我們在承包西方國家的工程項目,當然要按照西方國家的標準要求質量水準。但是因為我的很多同事都還不熟悉西方的全質量管理,一開始我花了很大工夫來說服大家按新方法做,現在大家都能夠理解全質量管理。我的方法就是先動手做,給大家看成果,之后告訴大家應該怎么做。同事們在了解到質量監(jiān)督工作的流程之后,都能做得很不錯。 Q4:你能講一個例子嗎? Fiona Keir:以施工說明為例,西方業(yè)主通常都希望能夠提前拿到這份描述施工方案的文檔,方便提出意見,確保大家都同意施工方案,F在中國港灣的項目就是提前向業(yè)主提供施工方案,在施工前就讓方案獲得業(yè)主的同意,比施工后再接到業(yè)主投訴要好得多。 現在我們的施工說明可以在各個部門之間共享,比如健康安全部希望了解施工方案,確保沒有安全問題;質量監(jiān)督部門也希望閱讀施工方案,確保其中包括了質量控制體系,而且分包商和業(yè)主都了解相關要求。 與施工方案相對應的,我們還有文檔控制體系,中國公司質量工程師主要是看測試材料,但是在西方體系里,我們關注的是為客戶提供標準化服務,每個客戶都知道我們能做出什么成果。作為公司的質量經理,我關心的不僅僅是測試材料,還要確保人員都遵守項目質量規(guī)劃中的各項流程,以同樣的方式工作。為此,我要對相關人員進行培訓,進行文檔控制。 希望在中國港灣推廣系統(tǒng) Q5:我知道,你除了為中國港灣帶來了國際先進的管理經驗之外,還希望能夠有所創(chuàng)新,一直想在中國港灣推廣BIM系統(tǒng),這個系統(tǒng)在建筑行業(yè)應用得廣泛嗎? Fiona Keir:BIM全稱是建筑信息建模系統(tǒng)(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用來管理施工項目的。這個系統(tǒng)的關鍵在于了解項目相關人員之間的信息流動,比如誰創(chuàng)造了某個信息,誰應該拿到這個信息。整個系統(tǒng)的理念就是利用計算機軟件來精簡信息分享的全過程。 我曾經在其它公司擔任過BIM協調員,非常擅長這個系統(tǒng),有非常豐富的經驗。許多用過BIM系統(tǒng)的人都只了解設計功能,對施工這方面功能的了解非常有限。而我在設計公司、工程承包商都工作過,這些都會用到BIM,所以我對這個系統(tǒng)很熟悉。有許多公司都提供BIM系統(tǒng),但是在英國行業(yè)標準是Autodesk設立的,就是提供AutoCAD的公司。 舉個例子,設計師建一個3D模型,把模型里每個部分都標上代號,之后是承包商和設計師一起合作完成模型,之后就是可視化的項目施工,貫穿整個施工全過程。同時,還可以通過這個模型來計算所需要的工料,協助相關部門進行采購。這個模型還可以比照當前和最低施工進度之間的差距,了解某些地方施工進度是否落后。更進一步可以在IPad上安裝模型軟件,現場材料的測試、保存記錄的工程師可以在IPad終端上錄入信息,讓所有后臺人員實時了解施工動態(tài)。 Q6:據你所知,國際大型承包商有沒有用過這個軟件進行過程的質量管理呢? Fiona Keir:我曾經在荷蘭BAM皇家集團(Royal BAM Group)英國公司工作過,BAM 在2007年已經成為歐洲最大的建筑承包商之一,是歐洲行業(yè)的領跑者,在英國、愛爾蘭、比利時和德國有著舉足輕重的市場地位。國際建筑業(yè)權威雜志美國《工程新聞記錄》(Engineering News-Record)公布的2015年全球最大250家國際承包商排名第19位。 BAM擁有2.8萬名員工,每年實施數以百計的工程項目,其中部分員工從事國際項目設計工作。公司預算和人力資源充足,一直在用BIM系統(tǒng),也在教其它公司用這個系統(tǒng)。所以之后在英國,凡是英國政府出資建設的項目,都強制承包商使用BIM管理系統(tǒng)。 Q7:你一直希望把BIM系統(tǒng)引入到中國港灣的項目上來,目前進展如何? Fiona Keir:第一是我負責的質量監(jiān)督管控工作非常繁重,沒有多余的精力來推動這個系統(tǒng)上線。第二是這個系統(tǒng)要想成功運轉,必須要在工程運作之前有規(guī)劃,因為在設計師的設計階段的就要使用相應的軟件,相應地承包商也要相匹配。對于我們目前的項目來說,準備時間不夠充分。第三是項目在趕進度,比如油碼頭設計還沒有全部完成,事實上我們已經開始施工了,所以無法實現把完整的設計模型以及施工方案和進度加入到BIM中。因為BIM系統(tǒng)需要提前一定時間進行規(guī)劃,還需要購買軟硬件設備,時間和金錢成本都比較高。 雖然我在這個項目推廣使用BIM系統(tǒng)失敗了,但是今后在中國港灣和中國交建的其它一些項目上還是有可能應用到BIM系統(tǒng)的。 努力學習中文 Q8:你之前都是在西方國家的公司工作,你剛來的時候感受如何? Fiona Keir:我之前做得比較多的是工程設計,沒有完全做過質量管理工作,但是中國港灣安排我做質量經理,我通過學習轉變角色。在此之前我也沒有接觸過中國文化,也很愿意積極學習各種新事物,比如學習使用筷子,閱讀關于中國歷史的書籍,還學習打麻將,總之,一切能夠融入這個集體的事情我都愿意做。我也正在努力學習中文,當然現在工作比較忙,學得不多。 Q9:你去過中國嗎? Fiona Keir:我還沒有去過,但是有機會很希望去。之前是沒有足夠的旅費,現在是沒有足夠的假期和時間。中國的食物、音樂、文化吸引我,我喜歡能夠在旅行中更多地深入人們的日常生活。
(責任編輯:建筑小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