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廣泛征求意見,及時處理問題。2007年1月26、27日,原建設部在北京召開《建設工程勞動定額》項目劃分審查會,通過修改,將項目劃分征求意見稿統(tǒng)一進行編排、印刷,原建設部標準定額司發(fā)出《關于征求〈建設工程勞動定額〉項目劃分意見的通知》(建標造函〔2007〕15號),于2007年3月23日將《建設工程勞動定額》項目劃分征求意見稿發(fā)送給全國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征求項目劃分和定額水平意見。經過半年的緊張工作,編制單位完成了送審稿,經各專業(yè)組初審,主編單位統(tǒng)一編排、印刷,原建設部標準定額司發(fā)出《關于征求〈建設工程勞動定額〉送審稿意見的函》(建標造函〔2007〕71號),于2007年10月18日將送審稿發(fā)送給全國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征求意見。在此期間,共收到19個省、自治區(qū)、自轄市以及中石化、鐵道等部門的修改意見。經過修改,建設部于2007年12月12、13日在重慶召開審查會,廣泛聽取專家意見。經過以上三次全國范圍內征求意見,通過認真疏理、討論研究,采納了不少意見和建議,解決了不少問題,對相關內容進行了補充調整和修改,提高了勞動定額標準的質量。
此外,主編單位于2006年12月18日至27日,分專業(yè)編制組在江西南昌市、廣東清遠市召開項目劃分初審會,于2007年8月4日至9月2日分別在青海西寧市、重慶市、四川成都市召開安裝、市政、建筑、裝飾、園林綠化專業(yè)初審會,通過以上會議,在專家組的參與下,集中解決編制工作中的技術問題,不僅提高了編制質量,又加快了編制進度。
總體上看,此次勞動定額修編表現(xiàn)的主要特征如下:一是修編范圍比較廣泛,包括建筑、裝飾、安裝、市政工程,新增園林綠化工程,適應了當前建筑業(yè)發(fā)展形勢的需要;二是對定額的結構做了合理調整,合并了原建筑工程和原市政工程中的土石方、材料運輸工程,原市政工程中的給水排水工程、供熱管網安裝工程、燃氣管網安裝工程三冊合并為一個分冊,更名為管網工程,較好地解決了原定額項目交叉重疊,水平不一致的問題;三是項目劃分體現(xiàn)了“簡明適用”的原則,做到了步距合理,刪除技術規(guī)范已經淘汰的項目,增補了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推廣應用的定額項目,體現(xiàn)了科技進步,突出解決了勞動定額缺項的問題;四是定額水平保持了社會平均,除對施工方法發(fā)生變化或明顯偏高偏低的項目進行調整外,基本保持了原定額水平,從測算結果來看總水平的升降變化不大,符合當前建筑施工企業(yè)的管理水準;五是定額的編排格式按行業(yè)通用標準進行編排,符合標準化工作導則的要求。 (責任編輯:建筑小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