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牌設計師 王余鋒
“我感覺一個沒有做滿10年設計的設計師沒有資格談自己是優(yōu)秀設計師。”品牌設計師王余鋒曾經在一次采訪中這樣說道。如今,他也正處于做滿10年這樣一個節(jié)點上,從03年踏入設計行業(yè),他一直秉承著“功能至上、道法自然、空間為人而生”的設計理念,朝著優(yōu)秀設計師隊伍前進。
“十年設計路,一直做適合客戶的。”
“和其它職業(yè)一樣,設計一開始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通過接觸不同的客戶,才能積累更多的經驗,為客戶解決更多的問題,以很好的專業(yè)形象去引導客戶,從而做出更好的設計。”王余鋒這樣總結自己的十年設計路。從最開始的單純滿足客戶的需求,到如今可以給客戶一個良好的引導,他逐漸完成了由“業(yè)務型設計”到“設計型設計”的轉變。
唐人賈島有詩云:“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這句話用在王余鋒身上,再合適不過了。他總說“下一個作品才是最好的”,就像今年看去年的作品覺得可以做的更好,那么明年看今年的也會感覺不太滿意一樣,這是一個進步的過程,非但不是對過去的設計全盤否定,反而是對“更好”的一種極致追求。
作為中國家裝教父余靜贛博士的關門弟子,王余鋒深受余工影響。“由余工創(chuàng)造的親情空間、文化空間、藝術空間、思想空間等九大空間哲學理念,在國內掀起了一次家裝文化的革命,對我影響特別大。”他說,我們設計出的空間,要對使用的所有成員,都有一個良好的促進作用,這種設計才是合格的空間設計。但僅僅達到合格是不夠的,王余鋒談到,做適合客戶的設計才是最好的,以人為本是永遠不變的設計主題。
具體到怎么做到適合客戶令其滿意,而同時又可以堅持自己的設計理念,王余鋒以簡潔的“平衡”兩字作答。
“考慮到不同的客戶,有著不同的背景、喜好,一般我們會在前期做好各種平衡,給客戶做出多套方案,因為這個空間是他本人及家庭成員要住的,那么肯定要尊重他們的一個選擇。但客戶們普遍存在一個心理,由于他們不懂專業(yè)設計,我們盡最大的努力做出的完美設計,也會被他們質疑,我們有時候會讓他這樣折騰一下,但改來改去最后會覺得還是我們設計的最好。”
說到這里,王余鋒講了一個故事。說是藝術家米開朗其羅被別人質疑他做的雕塑鼻子太大,他于是在雕像鼻子的部位開始輕輕敲打。表面上,他是在修飾,事實上,他沒有改動鼻子的任何地方,但卻被贊完美了……
不過多地與人爭辯,而是巧妙地把設計做得妥貼,這才是好的設計之道。
“未來的室內設計風格不會太明顯,甚至是沒有。”
王余鋒語出驚人,對未來室內設計風格拋出這樣一個觀點。對此,他解釋道,風格是一個流行的過程,有時候不要太去講究,室內設計是真真切切服務于空間內使用的人,它不同于樣板房,所以風格不會太明顯。
王余鋒不追求明顯的風格,要求的卻是整體實實在在的效果,比如,軟裝和硬裝的搭配、造型的展示、以及設計靈魂的體現等等方面。談及自己理想的室內空間,王余鋒提出了四點要素:首先要光線好,表現在采光和空氣流通上;其次得舒適,材料和色調的運用要恰到好處;然后是人性化,在功能設計等方面合理;最后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有空間思想。
與“設計的最高境界是看不出設計的痕跡”這一說法相反,王余鋒認為空間思想不是憑空顯現出來的,而是通過設計痕跡來表達的。這“痕跡”可能是一幅印象派的畫、一件精致的工藝品,也可能是幾款精心擺放的。他說,如果沒有藝術及思想的點綴,是不可能營造出有思想的空間的。 (責任編輯:建筑小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