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我國城鎮(zhèn)化快速發(fā)展,建筑垃圾大量產生,如何治理建筑垃圾成了城市建設管理的重點。 目前我國建筑垃圾治理的現狀如何?治理的主要途徑是什么?各地應如何選擇治理方式?下一步如何提升治理水平? 陳家瓏表示,目前建筑垃圾治理已迫在眉睫。在2000年以前,由于拆遷少、城市建筑新建量不大且以低多層為主,業(yè)內可自行消化。隨著城市建設的快速發(fā)展、建筑結構形式改變、地下工程建設漸多,建筑垃圾的問題凸顯出來。 2018年,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在全國35個城市開展建筑垃圾治理試點工作,國務院辦公廳對無廢城市試點工作也提出了建筑垃圾的治理要求。從規(guī)范建筑垃圾源頭、運輸、處置管理入手,大力推動資源化綜合利用,科學構架建筑垃圾全鏈條閉合管理體系,實施建筑垃圾綜合治理,解決存量垃圾的安全處置與綜合利用,布局和新建了400多處資源化設施,初步建立了全過程管理的長效體系。北京市通過兩年的治理,建筑垃圾的處置申報率、收運率均達到95%以上,安全處置率為100%。建筑垃圾綜合利用率為70%以上。上海市主要建筑垃圾均找到合理的處理途徑。 “資源化是處理建筑垃圾的最佳途徑!标惣噎嚤硎荆ㄖ且粋統稱,實際上包括工程渣土、工程泥漿、工程垃圾、拆除垃圾、裝修垃圾等。資源化方式要根據這幾種具體的建筑垃圾來區(qū)分。如工程渣土,最大的利用方式是回填。工程渣土在一些地方是很好的資源,但在一些地區(qū)如平原地區(qū)就是垃圾,它的資源化利用方式有燒結磚(砌塊)等制品。工程泥漿是目前比較難處理的一個類別,其直接利用很困難,目前主要是填埋處理,但由于其體積很大導致運輸困難,而且不同地方的泥漿成分不一,有的還需要進行無害化處理。工程垃圾,也就是施工垃圾,首先要對它進行分類,在分類的基礎上,最好就地回用在施工當中。同時要綠色施工、注意減量。拆除垃圾目前是量最大的,它的資源化方式一般是經過篩分、破碎、處理成各種不同的再生骨料,再制成再生混凝土、再生沙漿、再生磚等。 建筑垃圾的量非常大,超出50公里就沒有減排的意義,所以一定要控制好運輸半徑。對大城市來說,固定式的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置廠這種方式是必須的。據陳家瓏介紹,還有一種就是臨時性的處置方式,在拆除現場加工成再生骨料,減少運輸量,有一部分還能就地回用,而且不需要固定的場地和基礎性的設施投資,F在在建筑垃圾集中產生量比較多的城市,多采用固定加臨時相結合的處理措施,兩者各有優(yōu)缺點。固定式處理措施的優(yōu)點是可以穩(wěn)定,如果布局好且建筑垃圾的量相對穩(wěn)定,可以把再生產品的質量更精細化,生產高附加值產品;缺點是投資大,需占用土地。臨時性處理措施的優(yōu)點是速度較快,制成再生骨料質量相對粗糙,有些就是把大塊垃圾破成了小塊垃圾。而且加工現場的噪音、灰塵等還未制定統一的控制標準。 “還有一類是裝修垃圾的處理,也是很多地方面臨的難題!标惣噎嚤硎,這類垃圾的產生方式比較分散,過去可以零星堆放,現在環(huán)保要求高,沒有地方可用來堆放。裝修垃圾是常態(tài)化的建筑垃圾,不像其他建筑垃圾那樣具有集中性、階段性,類似于生活垃圾的種類,因此它的治理方式和資源化方式相對更為復雜。首先其需要中轉、需要前期分解。如果前期分解得好,后面可以按照其他垃圾的資源化方式去處理,關鍵是前期要分得開,而且裝修垃圾中還包含有危廢,需要專門的渠道和機構來處理,所以前端要把危廢解決好。另外,裝修垃圾的量不會一次性產生太多,所以裝修垃圾首先要解決其收運體系、分解體系,然后按分解后的成分分別送到不同的垃圾資源化場所。 “建筑垃圾的治理基本原則就是要因地制宜,因為各地建筑產生的量、種類、應用市場、運輸、地理環(huán)境等都各有各的特點,簡單的照搬是行不通的。”陳家瓏強調。 關于建筑垃圾資源化后的產品如何更好地再用于工程建設中,陳家瓏認為,首先對生產企業(yè)來說,要保證再生產品的質量,使其性能不低于現行建筑材料一般性的要求,除非有特殊規(guī)定可以放寬標準的。其次就是,單獨靠生產出來再去用,是較為困難的。因為一個工程產品的應用需要前期各個階段的配合,在前期設計中就應設計進去,在施工中按照設計要求選用,如果沒有這些環(huán)節(jié),單靠企業(yè)生產出再生產品后再去市場上推銷是非常困難的。因此說建筑垃圾治理、資源化是全產業(yè)鏈的過程,是要在綠色建筑全壽命周期去解決的問題。此外,現在的再生產品不一定都集中到建材產品的應用中,還可以把思路拓寬一些。比如說城市的市政道路、高速公路建設、市政設施填充、污水處理,包括農業(yè)用土等,建筑垃圾都有很好的用途,而且具有比傳統材料更有優(yōu)勢的地方。 下一步該如何破除建筑垃圾處理行業(yè)的發(fā)展瓶頸?陳家瓏提出,在管理層面,要總結好試點工作經驗,繼續(xù)堅持搞好頂層政策設計,切實落實產生者負責機制,明確建筑垃圾治理是城市發(fā)展的基礎工作。以抓好源頭減量、建筑垃圾分類、全過程管理、促進資源化利用為目標,發(fā)展建筑垃圾治理產業(yè),全面徹底解決建筑垃圾問題。在研究層面,要以解決工程渣土、裝修垃圾回收利用為重點,致力于技術創(chuàng)新。在社會層面,要形成支持建筑垃圾治理與資源化利用的良好氛圍。 (責任編輯:建筑小白) |